刑诉法刑事拘留规定是什么

|1人回答 | 浏览2次

律师回答

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强制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主要适用于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或者可能逃跑、作假、毁灭证据,以及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等情形下。在拘留期间,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同时也应当保障其基本人权,例如通知家属、聘请律师等。拘留期限为最长三个月,但可以根据案情需要适当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法律咨询

罚金的数额按什么确定
已解答 | 浏览0次|
罚金的数额由法律和司法实践确定。在法律中,通常会规定罚金的上限和下限,同时考虑犯罪的性质、严重程度、罪犯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此外,法庭也会考虑到社会公众的舆论、司法公正以及罪犯对于罪行的认识和悔改程度。最终,法官会根据这些因素来判定罚金的具体数额。《刑法》第五十二条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绑架罪赎金就是勒索敲诈吗
已解答 | 浏览0次|
绑架罪与勒索敲诈在法律上有明显区别。绑架罪涉及非法拘禁并要求赎金,而勒索敲诈则是通过威胁或暴力手段获取财物。绑架罪侧重于非法拘禁行为,而勒索敲诈更注重威胁手段。
要如何认定滥用职权罪
已解答 | 浏览4次|
滥用职权罪指公职人员或特定职位者,以违法、违规或职务失职为手段,谋取私利或损害公共利益。要认定该罪,需证明其具备特定权力、滥用职权、并谋取私利或损公益的行为。
间谍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已解答 | 浏览2次|
间谍罪既可以是行为犯,也可以是结果犯,具体取决于法律规定及案件事实。作为行为犯,间谍罪侧重于犯罪行为的实施,如收集、传递敏感信息或秘密文件。而作为结果犯,间谍罪则强调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如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实际危害。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性质、目的、后果等因素,确定是否构成间谍罪,并据此进行法律认定和量刑。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具体包括哪些
已解答 | 浏览2次|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包括具有特定管理权限或监管责任的人员,他们以违反法定程序或职责的方式,将所管理或监管的资金挪用于个人或他人不正当用途。在挪用资金罪中,主体的行为构成要件通常包括将资金转移至非法账户、私自使用公款、虚构交易等。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资金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损害了相关单位或个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构成刑事责任。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推荐法律知识

禁止结婚的疾病患者能否结婚?需满足哪些条件?

禁止结婚的疾病患者能否结婚?需满足哪些条件?

患有禁止结婚的疾病可以结婚吗?但有婚前隐瞒重大疾病。严重遗传性疾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

已解答 浏览0次
同居未到法定结婚年龄是否合法?男女结婚年龄是多少?

同居未到法定结婚年龄是否合法?男女结婚年龄是多少?

在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之前建立的同居关系并不构成任何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标准。只有···

已解答 浏览0次
同姓能否结婚?最低结婚年龄是什么?

同姓能否结婚?最低结婚年龄是什么?

并没有法律规定同姓不能结婚,但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同时结婚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达法定年龄的婚姻关系是无效的。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已解答 浏览0次
近亲结婚的禁忌与疾病限制:哪些亲属不得结婚?

近亲结婚的禁忌与疾病限制:哪些亲属不得结婚?

以上亲属关系都属于禁止结婚的范围,因为近亲结婚会导致隐性基因遗传病的概率成倍增加,不利于优生优育。近亲结婚的后果如下:1.遗传病发病率高:有36%的遗传病是由亲、表、堂婚姻所致。例如常见的兔唇,一般人···

已解答 浏览0次
登记结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约定是否有效?

登记结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约定是否有效?

登记结婚需要携带以下材料:本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同时,本人必须确认无配偶,并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还需要签字和声明。此外,还需要准备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如果符合···

已解答 浏览1次
梅毒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及相关条件分析

梅毒是否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及相关条件分析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梅毒病患是允许在获知且得到配偶理解与同意的前提下步入婚姻殿堂的。梅毒病患的确可以结婚并实现治愈。实际上,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了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途径。对于计划生育的···

已解答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