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法网

结婚

问法律 找律师

同姓婚姻与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法律效力探讨

时间:2024-12-25 琼法网 浏览20次

同一个姓的人可以结婚吗

众所周知,不同性氏并不能阻碍两个人缔结姻缘。

然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则,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是被明确禁止缔结婚约的。

假如夫妻关系中存在被禁止通婚的亲属关系,那么这样的婚姻便属于无效性质,当事人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如果该婚姻是在受制于外力或者一方在此婚姻缔结过程中故意隐匿重要疾病信息的话,情况严重者同样也有资格申请撤销此段婚姻。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劳动合同禁止结婚约定效力如何

劳动合同中约定禁止结婚生育的条款,违反了公民的基本生育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此类条款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之一,因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任何以排除劳动者权利为目的的条款都是无效的,包括禁止结婚生育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生育权利,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企图限制或剥夺公民这一权利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劳动合同中的禁止结婚生育条款与法律不相容,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虽然有管理和约束劳动者行为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必须在尊重法律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下行使。禁止结婚生育的条款,不仅违反了法律,也剥夺了劳动者的基本人生选择权。

因此,如果劳动合同中存在禁止结婚生育的约定,劳动者可以拒绝执行这一条款,并有权要求修改或撤销该条款。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也会依法判决,确认此类约定的无效性。

【温馨提示】: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详情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解决【同姓婚姻与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法律效力探讨】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向琼法网的专业律师说明详细情况,一对一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章

亲属关系与劳动合同中的禁止结婚条款解析
禁止结婚的情形一是避免近亲属结婚,二是为了不能违反公序良俗。禁止结婚的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劳动合同中约定禁止结婚生育的条款,违反了公民的基本生育权利。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任何以排除劳···

2025-04-27 19:57:07浏览1次

胁迫结婚与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法律效力分析
胁迫结婚是指非法威胁他人造成损害或直接损害他人,使他人恐惧或因损害而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胁迫结婚的一方可以要求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撤销婚姻。受胁迫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

2025-04-01 12:51:08浏览2次

结婚年龄降至18岁,劳动合同中的禁婚条款是否有效?
结婚年龄并没有降至18周岁,依旧是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

2025-03-18 16:20:05浏览0次

结婚证公证需双方到场?劳动合同中的禁止结婚约定效力解析
结婚证公证需要双方到场。结婚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当事人现存的婚姻状况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劳动合同中约定禁止结婚生育的条款,违反了公民的基本生育权利。劳动合同法···

2025-03-14 20:49:45浏览0次

梅毒与劳动合同中的禁止结婚约定:法律解读与影响分析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梅毒病患是允许在获知且得到配偶理解与同意的前提下步入婚姻殿堂的。梅毒病患的确可以结婚并实现治愈。实际上,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了性接触、母婴传播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途径。对于计划生育的···

2025-02-23 08:18:23浏览4次

同姓结婚是否可行?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约定有效性分析
并没有法律规定同姓不能结婚,但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同时结婚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达法定年龄的婚姻关系是无效的。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2025-02-20 00:48:22浏览0次

同居是否合法?劳动合同中的禁止结婚约定如何影响关系发展
在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之前建立的同居关系并不构成任何违法行为。首先,法律明确规定了适宜结婚的年龄,但对于非婚同居并无任何强制性的规范要求。无论男女均有权选择自由共同生活而不被视为违法行为。若情况严重者,甚···

2025-01-28 03:16:38浏览15次

养兄弟姐妹能否结婚?劳动合同中禁止结婚的约定有效吗?
依据相关法规,养兄妹订婚属于合法行为。法律规定仅限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缔结婚姻。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

2025-01-14 17:46:07浏览20次